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章 第二十八回 欺善恶毒泯善迹 为恶奸险掩恶痕 其一(2 / 2)

这几个女孩为了能使她们得到的乐趣长久延续,总是小心地遮掩着她们恶行的痕迹。但是日子久了,邪恶的面容越来越狰狞,足迹也越来越明晰,从来没有人发现关于她们行为的蛛丝马迹也使她们渐渐大意。有一次,小愚偶然进了吴老太太的房间,在她的床沿上发现了一滩血迹,并且看到了她肿胀的胳膊。可惜董姁用谎言搪塞了过去,在董姁告诉她她们要为老太太请医生之后,小愚相信了她。还有一次,被她们折磨得难以忍受痛楚的张有福老爷子叫喊着冲出了房间,这还引起了院长的关注,但他是一个痴呆,他的行为又怎么捉摸得准?院长还为此心疼这三个女孩的不易。时间一长这样的事情多了起来,心细的小愚对她们产生了怀疑,并下决心要找出真相。

这一天,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突然传出了一声惨叫,小愚和几位护工听到声音赶了过去,那房间属于那位从甘肃远道而来的老太太,这是她们第一次听到从她嘴里发出的声音。她们看到院长正撑着老太太的身体赶紧上前帮忙,把她扶上了床。院长一边掐她的人中一边吩咐弯起她的双腿,老太太很快就恢复了知觉,她不停地用手抓挠自己的胸口,眼中的泪珠顺着眼角流淌下来,接下来的几天她的情绪一直不稳,即使在梦中她的眼泪也从未止住过,护工们只好轮流守候着她。

从她的房间出来后,院长向她们讲述了事情的原因——她的儿子去世了。所有人包括这位母亲都知道她的儿子有病,死亡将无可避免,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任何理由都无法抚慰失去孩子的悲伤。院长之所以不得不将她的儿子去世的消息告诉她是因为她的儿子十分频繁地来敬老院看望她,隐瞒是无济于事的,与其到那时徒增被欺瞒的哀伤倒不如现在就告诉她。她虽早已预知儿子的命运,但他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谋杀,院长实在不忍心将全部真相告知于她。

严坤被杀的消息似乎有被遮掩的痕迹,消息散布的范围很窄。其实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就像某个学校出现了学生自杀的事件,学校所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封锁消息,在它们的名声面前,人命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身处媒体行业的刘问之很快获得了消息,杀死严坤的不是别人,正是谢森。谢森说他杀死严坤完全是出于无意,当时严坤正在向他的妻子行凶,他出面和他搏斗,阴差阳错杀死了严坤。

严坤的死又一次使刘问之陷入了疑惑。若严坤是他们口中所说的无赖流氓,他大可对其不加理睬,任其胡闹能兴起多大风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谢森自然不会怕他,更不会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他于死地。而倘若严坤真的遭遇了那非人的待遇,他现在也是孤立无援,毫无反抗的能力,谢森已经将他踩在脚下,作为一个胜利者,他又有什么必要行此冒险之举呢?难道,他真的是失手杀死了严坤吗?现在案件没有公开,它发生在一家餐馆,想必目击者是有的,如果幸运的话,摄像头也许能提供关键的线索。刘问之去那家餐馆做了调查,餐馆内还有外面的街道上都没有摄像头,但据他询问,这里的摄像头是在案件发生以后才被撤掉的,这引起了刘问之的怀疑。在严坤请求他帮助的时候他没有写过一个字,但是现在,在经历了细致的考察和严密的思考之后,刘问之在谎言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质疑证人的可靠性,并且证明案发之时餐馆以及餐馆周边街道的摄像头是正常运行的。而且他指出案件在发生之初即被封锁,背后一定有暗箱操作。他还讲述了严坤生前曾向自己求助的事实,说明严坤和谢森的恩怨由来已久,现在发生这种事或许不是偶然,他要求为了司法的公正和公民的清白,这个案子应该公开审理,并且公布证据。

在刘问之的文章发表之后这个案子迅速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严坤一方,他们几乎肯定了谢森的阴险和残忍,这一定是一起官员草菅人命的案子。官方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开审理了此案,然而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法庭公布了证人的证言,严坤的妻子也如实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更加无可辩驳的却是那一段险些消失在大众眼前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坐在餐桌前的三人,谢森和严坤一前一后到达了餐馆,三分钟之后,严坤的妻子也走了进来。谢森和严坤的妻子夹了些菜放进嘴里,严坤则一直盯着两人看,然后他们开始了交谈。谢森先说了几句话,严坤变得有些躁动,接着严坤的妻子和严坤争吵起来,这时他摸起一把水果刀向着两人挥了一下,谢森见状拉着严坤的妻子跑出了餐馆。严坤追了上去并将他的妻子扑倒在地,谢森见状推开了严坤,两个人扭打在一块,半分钟之后,谢森爬了起来,严坤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