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容颜。
"玌国公爷...
"贾母颤巍巍开口,枯瘦的手指攥紧扶手,
"如今这局势...
"
"安心便是,太子殿下已发出讨逆檄文。而今我神策、玄策两营数万精锐在手...
"他顿了顿,
"最迟三日,必能肃清京城叛逆。
"
王熙凤绞着帕子插话:
"那义忠亲王...
"
"不过冢中枯骨。
"贾玌冷笑一声,眼中寒光乍现,
"你们不必多虑,我此番前来也不过是来看一看你们罢了,而今见你们无碍......我也心安......
"
话到此处突然收声,他皱着眉头地扫了眼帐外。
帐内众人皆是一怔,贾玌话音未落便戛然而止的举动,让她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烛火
"啪
"地爆了个灯花,贾玌解下凤翅盔夹在臂间,露出额发,目光如电般扫向帐门。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贤妃娘娘驾到——!
"
帐外突然传来侍卫的高声唱喏,惊得众人慌忙起身。
靴声囊囊由远及近,铁甲与绸缎摩擦的窸窣声清晰可闻。
帘帐掀起,三道身影在宫娥太监的簇拥下缓步而入——
太子一身月白蟒袍缓步而入,腰间悬着的天子剑在烛火下泛着寒光。
虽神色略显疲惫,但步履沉稳,气度不减。
皇后娘娘凤冠端正,一袭绛紫色常服仍显雍容,不过却是眼睛微红,显然......
贤妃娘娘贾元春发髻挽得简单却不失体统,鬓边一支点翠金凤步摇随步伐轻晃,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最重要的便是,一旁的侍女抱琴,此刻正抱着一个小女娃,跟在她身后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参见皇后娘娘、贤妃娘娘!
"
贾玌抱拳行礼。
帐内女眷纷纷跪拜,裙裾摩擦声窸窣一片。
"免礼。
"太子声音嘶哑,目光扫过众人,在看到贾母时微微一顿,
"老夫人受惊了。
"
贾母正要起身,皇后已亲自上前搀扶:
"老封君年高德劭,不必多礼。
"
林黛玉偷眼望去,只见皇后容颜绝丽,一双凤目微红,却又顾盼生辉,通身气度令人不敢直视;
贤妃虽装扮简素,但那支金凤步摇显然是御赐之物,价值连城。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随侍在贾元春身后的抱琴怀中,正抱着一位约莫三月大的小公主——怀瑾!
小公主裹在杏黄色锦缎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小脸睡得正香,眉心一点朱砂格外醒目。
不敢想象,她的今生,究竟有多么的受宠!!!
"殿下亲临,可是有要事?
"
贾玌直起身,银甲在烛光下流转着冷冽的光泽。
太子轻叹一声,解释道:
"孤本是要陪母后......,途经此处时听闻国公也在,母后便执意要来见你!
"
贾玌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讶色。
皇后竟会特意前来见他,当下抱拳肃然,朝凤位方向深深一礼:
“多谢皇后娘娘体恤微臣!”
皇后凤眸微动,眼圈泛红却强忍悲伤之色,纤纤玉手虚扶:
"辽国公不必多礼。
"
这一抬手,腕间九凤金钏叮当作响,却掩不住她声线中的一丝哽咽。
皇后顿了顿,眼眶更红了几分:
“太子能从十死无生的禁宫突围,全赖辽国公神勇。”她突然向前一步,盈盈一礼:
"本宫代太子,谢过国公救命之恩!
"
他这一礼,连带着身后的贾元春也跟着一起——!
"娘娘不可!
"贾玌脸色骤变,单膝重重跪地,银甲与大地相撞发出
"铿
"的脆响。
他赶忙抱拳,低头急道:
"臣万死不敢受皇后娘娘此礼!
"
满帐女眷见状,满心震惊,竟让得一国皇后屈伸行礼!
眼下,却也只能齐刷刷跟着跪倒。
皇后却不动声色地维持着行礼的姿势,鬓边九凤衔珠步摇纹丝不动:
"国公当得起。
"
太子上前扶住母亲微微发抖的手臂,贤妃元春早已泪流满面,怀中小公主似有所感,突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抓住了母亲垂落的珠串。
贾玌额头抵着交叠的手背,声音闷在铁护腕间:
"此乃臣分内之事。太子殿下仁德,天命所归...
"
太子见状,连忙上前扶住皇后:
"母后,天下皆知贾卿乃在世武穆,赤胆忠心,最是恪守臣礼——您这般反倒让他难安!
"
皇后这才直起身,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是本宫失态了。
"
她看向贾玌的目光却愈发柔和,
"国公爷快快请起吧。
"
贾玌这才缓缓站起。
太子目光扫过满帐跪着的女眷,再次开口:
"诸位请起。
"
一时间,帐内只听得衣料窸窣之声。
皇后环视众人,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今日得见诸位安好,本宫也就放心了。
"她先是转向贾梁氏,最后再看向贾母,
"老封君年事已高,还要受这番惊吓,实在是......
"
贾母连忙又要行礼:
"老身惶恐...
"
"不必多礼。
"皇后抬手制止,
"如今乱世,更该守望相助才是。
"
贤妃怀中的小公主突然
"咿呀
"一声,打破了略显凝重的气氛。
皇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怀瑾倒是喜欢这里。
"
贤妃贾元春突然轻咳一声,抱着小公主上前:
"国公爷,怀瑾还未见过您呢!
"
襁褓中的小公主恰在此时醒来,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贾玌的银甲,突然
"咯咯
"笑了起来。
这清脆的笑声如同春雷,瞬间打破了帐内凝重的气氛。
贾玌望着小公主纯真的笑脸,面容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皇后凤目流转,目光在帐内众女眷身上一一扫过。当视线掠过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时,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贤妃,这些水灵灵的姑娘们...
"皇后含笑扫过众人,目光在秦可卿的脸上略微一顿,
"本宫倒有好些不识得!
"
皇后凤目流转,目光在帐内众女眷身上一一扫过。当视线掠过黛玉、宝钗等人时,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元春,
"皇后轻抚怀中幼女,声音温润如玉,
"这些年轻姑娘,本宫倒是头回见全。你且为哀家引见引见。
"
贤妃贾元春闻言,立即会意地向前一步。
她怀中抱着的小公主怀瑾似乎也来了兴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张望。
"娘娘容禀,
"元春声音清越,先指向站在贾母身侧的三春姐妹,
"这是臣妾的三个妹妹——
"
"迎春、探春、惜春,给皇后娘娘请安。
"三姐妹齐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迎春温婉,探春英气,惜春灵秀,各具风姿。
皇后微微颔首:
"果然都是好模样。
"她目光在探春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这丫头眉眼间倒有几分将门虎女的英气。
"
探春听得皇后如此夸赞,心头一热,却不敢失礼,郑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娘娘谬赞了。
"
她声音清亮,举止落落大方,虽言辞谦逊,眉宇间却自然流露出一股英气。
那双杏眼在烛光下熠熠生辉,衬得她整个人如出鞘的宝剑般锋芒毕露。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转头对元春道:
"这丫头倒是有趣,比你当年入宫时还要爽利几分。
"
贾元春笑笑,而后接着引见:
"这位是臣妾的大嫂李纨,乃前国子监祭酒之女。
"
李纨上前福身,素色衣裙衬得她如空谷幽兰: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