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儿:“……”
好吧,听起来吴梓晗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金龟婿!
只是不知道明家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毕竟要去县城生活,开销不小,他们去了县城又依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
想到这里,王清儿又向婆母打听明家的经济情况:“娘,明家是做什么营生的?他们去了县城,又靠什么过活?”
王翠英以为儿媳妇是担心吴梓晗今后的生活,连忙笑着安慰道:
“清儿,你别担心这些了。明家在他们镇子外面有个农庄,足足有一百多亩田地呢!他们主要就是靠着种田、养猪养鸡这些来维持生活。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供养一个读书人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明家在县城里还有一座小院子,院子虽不大,他们小两口住着还是足够的。”
听到婆母这么说,王清儿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她其实并不是担心吴梓晗将来过得不好,而是担心那个明良看上的是吴家与沐家的这一层关系,才会娶吴梓晗。
村里人不太清楚沐家的实际情况,可四叔婆一家肯定知道的比较多,别的不说,至少县城的清霞阁和清淼斋她们都知道是沐家的产业。
明艳是四叔婆的孙媳妇,自然也会知道,回到娘家肯定会跟她娘家人说起这些。
这样一来,明良肯定也会知道这些,所以王清儿不得不怀疑明良是别有用心。
沐妍如今手头上应该也有一万两银子了吧,那些都是王清儿分给梓浩和梓轩两兄弟的红利。
这俩兄弟直接就把分到的银子都如数交给了沐妍的。
只有县城里的那家菜铺子,是婧仪的嫁妆,所以挣到的钱在婧仪那里。
王清儿心里头琢磨着小姑会给吴梓晗多少嫁妆。
她心里想着这些问题,嘴上也就问了出来:
“阿奶,小姑有没有说要给梓晗多少嫁妆?我们需不需要给添些嫁妆?”
周氏闻言,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你小姑说给梓晗一百八十两银子压箱底,再加上梓晗自己的工钱,大概有三百两左右吧,这些都会给她的。至于其他的东西嘛,就按照咱们这边的习俗来办就行啦。我这边呢,打算再给添上八十两银子,然后再去买点布匹和首饰什么的。你们俩就不用给银子啦,到时候给她添点妆就行。”
王翠英听了,也点头表示赞同:“嗯,小妹这么安排挺妥当的,确实不能一下子给梓晗太多银子。等以后她真有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再给些也不迟。”
王清儿心里暗自盘算着,不算其他的东西,光是银子加起来就已经有五百多两了!
这样丰厚的嫁妆,别说是在村子里独一份,就算是在整个岙山镇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她不禁想起之前沐霞出嫁的时候,嫁妆好像都只有几十两银子。
沐霞嫁的县城林家那样的高门大户,到了婆家都能被婆母看中,送那么多铺子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