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三个女儿倒是生得健康聪颖又可爱,可惜女儿终究是女儿。
朱榑在院子里听了会儿,见好几个班都是在教朗读《诗经》、《论语》之类的传统经典,只有一个班是在教数学,便直皱眉。
等下课后,他就讲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喊到一块训话。
“孤先前没了解,如今一看,你们怎么将文学乃至儒学经典课程安排的这么多?难不成不想我大齐发展科学之道?”
第一小学校长暂由幕僚孔进文担任——此人出自衢州孔氏,乃是南孔远支,已经五十出头了,也算是地方名儒。
孔进文闻言道,“大王,科学之道固然重要,可如今我们齐国刚在异域立足,周遭乃至治下尽是异域语言、习俗。”
“微臣以为,值此之际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牢记汉家文化,勿忘根源,然后才能讲科学、科技等能直接增强国力的东西。”
很显然,孔文举虽是儒生,可对科学、科技并非一无所知,不然当初也不会被朱榑收入幕府。
朱榑此时听了他的话,便觉得有点道理——他可不想子孙后代连汉话都不会说了,或者说汉家经典都不怎么懂。
但看了那么多后世视频,科学、科技于国家的重要性已经在他心中扎了根。
他于是道:“就算你说的有理,可也不能太忽略科学之道——回头将数学、自然的课程增加一些,不得有异议!”
说到最后,朱榑故意加重了些语气。
孔进文跟几名儒学教师交流了下眼神,都有点无奈,但还是应了下来。
回到“王宫”中,朱榑处理了会儿军政事务,就忍不住想将身上的丝绸薄衫脱了,只穿一条内裤。
可时不时就有属下过来禀报或商议军事、政事,他也不好打赤膊——虽然只过去几个月,可如今的他却比当初在海上以及攻下科伦坡时稳当不少。
因为从科伦坡回援马纳尔后的一系列战事中,齐藩着实因为他的骄躁和不着调吃了不少亏,他也算遭遇了不少挫折,再加上朱元璋通过电报一统训斥和指导,总算是让他长进了一些。
又过了会儿,恰好首席幕僚曾名深过来与他商议军务。
“大王,如今壮武、皋虞、不其三城都只有一千卫所军和两千仆从军,兵力终究少了些。微臣建议,给三城再各增派至少一千仆从军。”
眼下是七月份,之前齐藩回援马纳尔城后,与僧伽罗二王子为主的几支僧伽罗军队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多月的仗,才又夺取了马纳尔(微型半岛)北边呈扇形的三座小城。
那一个多月里,齐藩军队虽然连番获胜,可军中非战斗性减员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而显著增多。
幕僚们劝朱榑歇战,再加上朱榑对热带地区建藩到底是有些准备的,因此到了五月份时,齐藩便是以防守为主了。
等到了六月,习惯了当地气候的僧伽罗人都不愿意再战,战争这才暂时停止。
此时,朱榑听了曾名深的话,不解道:“没必要增兵吧?天气这么热,僧伽罗人都歇战了,北三城没多大压力。”
曾名深道,“大王,万一僧伽罗人哪日来个奇袭呢?”
朱榑想想,点了点头,道:“那就按你说的,三城各增派一千仆从军,再各派五百护从营将士,另外让守城将领警醒些。”
“是。”
议完这事,曾名深就准备离开,朱榑却道:“军师,孤还有件事需你参谋一番。”
“大王但讲便是。”
朱榑道:“这岛上的天气也太热了,孤看那些僧伽罗权贵,不论男女上身都只是披了条窄窄的丝绸,遮住胸部了事,甚至很多男子打赤膊。”
“不如咱们入乡随俗,也这般变装,可好?”
曾名深听了一惊,忙道:“大王,万万不可啊——我等来此以少御多,最怕的就是被土人同化,引导土人民众穿我汉家衣衫、学我汉家言语习俗尚且来不及,怎么能主动学他们的装束?”
朱榑:“可这天气实在太热了,孤受不了啊。”
曾名深,“大王,我汉家衣衫已经够宽大凉快了···大王当以千秋大业为重啊。”
曾名深劝谏完就走了。
朱榑衡量再三,终究还是没敢效仿僧伽罗人衣装——他倒不是多么重视曾名深的劝谏,而是担心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又发电报训他。
甚至可能派大军过来抓他回大明,让他重上大本堂。
之前他将回援马纳尔一战的经过汇报后,朱元璋就曾这么“威胁”过他。
书房内,两名婢女用扇子不停的扇风,依旧难以让朱榑感到凉爽。
就在他忍不住要脱了衣衫打赤膊时,脑海中忽然掠过曾在视频中看到的后世一些衣衫款式,顿时眼睛亮了。
他当即叫道:“来人!”
宦官赵丙进来,“大王有何吩咐?”
“去给孤找几个裁缝过来,让他们将做衣裳的工具也带着。”
赵丙也不问为什么,应了声,便去找人了。
大约一刻多钟后,三名裁缝就带着工具来到了齐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