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风很大。
尤其是在傍晚,吹在脸上很有点刺痛感。
刘长春在这场冷风中,回到了省纪委。
他没有立即向一队长汇报案情的意思。
目前的调查正处在一个相对微妙的时刻,他需要给李怀节创造更多的周旋空间来。
刘长春相信李怀节,是不可能为了东平市的政务云平台这个项目,违背组织纪律去找唐青峰打招呼的。
原因也很简单,代价太高,风险太大,收获太小,李怀节没有这么傻。
哪怕是依据唐青峰的讲述,李怀节和唐青峰之间,相互认识的那点时间就摆在那里。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头,两人能把关系处理到可以进行利益交换的程度吗?
很显然,这是不太符合现实规律的。
更何况,根据同事刚刚调取的唐青峰的通话记录反馈,唐青峰和李怀节之间,仅仅只有一次通话记录。
而且,通话时长还不到两分钟。
按照唐青峰的说法,李怀节就是在这个电话里向他打的招呼。
这一点就更加的玄幻了。
在一个通话时长不到两分钟的电话里,推荐一家高科技电子公司从事政府云平台的搭建项目招标,这都不是打招呼了。
这是李怀节在电话里给唐青峰下命令。
否则的话,就这不到两分钟的通话时长,根本不可能把事情讲清楚。
那么,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仅仅只过了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还是在几乎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彼此双方能产生这种绝对信任吗?
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身上才会发生。
放在官场,这就是个笑话!
现在,东平市的唐青峰就把这个笑话当成了证据,在办案程序上证死了李怀节。
身为一线办案人员,刘长春在问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帮助李怀节摆脱唐青峰的指证。
接下来,要不要调取唐青峰和李怀节两人的大数据,查他们俩活动范围的重叠次数,从而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程度。
当然,这个做法仅仅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在东平市纪委的配合下,对政务云平台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让他们确认,浪涛电子在二轮中标环节中,是不是有违规操作的地方。
如果这几位负责具体事务的人确认,并没有对浪涛电子进行特殊照顾,它的中标纯粹是条件符合使然。
这样的话,也能从事实上证明李怀节的清白,证实唐青峰的诬陷。
不过,以刘长春的办案经验来看,要做到这一点有些困难。
因为,这些具体经办人员在不清楚大势的情况之下,肯定会听从唐青峰的意见。
唉,要是省委突然传出,对李怀节的某种嘉奖就好了!
想到这里,刘长春禁不住摇头苦笑:我在这儿想什么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