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人民群众没法打电话派人去拿歌曲磁带。
只能写信表达情绪。
铺天盖地的朝着砖儿台写。
尤其平京地区的反馈当晚就集中到了砖儿台这边。
到处都在问这歌太棒了,懂行的都看出来跟电视剧简直就是相辅相成的天作之合。
没有这歌,电视剧的经典程度都要打三分之一折扣。
没这电视剧,这歌也就是平平无奇的烘托感情。
现在歌曲有了灵魂,电视剧有了情感寄托。
绝了。
这会儿的砖儿台和广播台还在一栋楼里。
当晚电台就应人民群众要求,在节目里放送了这首歌曲,播音员还充满感情的讲述了这部在砖儿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科普了烈士生平,最后强调了词曲作者是“人民”。
不知道有多少台收音机,多少台广播站的喇叭,在大约十点过的夜空,回荡了这首歌曲。
听众肯定十倍、百倍于收看电视剧的观众。
“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
愿你所愿的永远
走你所走的长路
……
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
写你未写的诗篇
天边的月,心中的月
你永在我身边
与你相约,一生清澈
如你年轻的脸。”
这词儿,还不够打动人吗?
第二天砖儿台就开启了麻袋装信的局面。
连伍曦都打电话来问让卫东,这是你写的?
当时在剧组没听说你啊。
让卫东无中生友:“我一朋友,人家不愿担这个名,不赚一分钱,只想达到我们说的那目的。”
伍曦笑骂:“别搞清流那套,你不交出他,就只有你来承担这事儿,都说好,记着有空就敲打那个王八蛋啊,玛德,做东西这么厉害,怎么做人就不能靠谱点呢。”
因为虞晓秋和她小姨在砖儿台现在跑得勤,电视剧她也有参演。
所以从台里听说了后面改片尾曲的来龙去脉,也打电话给让卫东确认。
更主要是汇报汪志文现在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表演模范,电影学院内部都开始整研讨会了!
汪志文没打电话,写长信给让卫东讲述自己的感受:“现在我明白大哥对我的告诫了,荣誉、鲜花、掌声立刻铺天盖地的袭来,会不会迷失在这些东西里面,决定了我的心态,我拒绝了老金邀请我拍音乐录影带赚钱,也拒绝跟他去参加各种见面会,拜访领导,我要专心打磨自己的演技,用我最擅长的天赋,去为这份愿望添砖加瓦,感谢您让我端正了态度……”
他的感受肯定因为在沪海的那一遭,有完全不同的变化。
哪怕不知道让卫东就是为了这帮年轻人的三观不要被颠覆,才开口请求放出了这部电视剧。
现在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领悟,真正是把自己的人生和文艺作品表达的内涵联系上。
让卫东看了就觉得,哎哟,小伙子还很单纯嘛。
但艺术家可能就得要有这种一生清澈的境界。
顺手拿桌上的笔,抓张自己的名片,写了句后来网上流行的鸡汤:
“好时光造就弱者
弱者造就困境
困境造就强者
强者造就好时光”
寄回去,看小自己两岁的电影人能体会到多少。
但金卓群就真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立刻成了平京影视圈火得发烫的人物。
伍曦打电话提醒,就是这货几天之内已经趁热打铁的出专辑,出音乐录影带……
嗯,后者还是在商州拍电视剧的那些夜谈中,听秦羽烨说起她的兄长,得了让卫东点拨,现在是HK的音乐录影带之王,基本囊括垄断了所有HK明星的音乐录影带。
才知道音乐录影带可以赚钱。
因为金卓群肯定比让卫东更明白,在目前年代整个社会还没那么广泛的影像传播手段,有个独特的群体却已经很普及了。
那就是他出身的BD。
很多营区都有固定收看联播新闻的习惯,有文工团、文宣队的级别,也往往都配备录像机电视宣传。
所以需要立刻下发磁带、录像带满足反应热烈的指战员们。
最关键是现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他还没搞到钱啊。
给砖儿台播出,肯定不可能谈钱,更别说想拿广告时段之类。
85年恰好在节骨眼儿上,1983年国家才提出“四级办电视”政策(央、省、市、县)。
这确实加速了省级电视台的普及,但还没广泛开展起来。
都在左顾右盼的探索,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看谁头铁走了没问题,才敢跟上。
加上卫星电视还没普及,都是微波中继线路差转台。
所以各级电视台覆盖范围和技术水平很有限,节目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新闻、文艺和少量自制剧为主。
让卫东给金卓群描述的可以把电视剧卖给各台,有点冒险……就在临门一脚的关键点吧。
反正金卓群还没搞到钱。
所以当晚首播爆红后,最简单粗暴的赚钱方式就是出磁带专辑和音乐录影带。
前者就是他找部队文工团录制的那个版本,现成的演播级录音带立刻就能翻制。